世界历史网是一个记录世界国家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故事的网站!
我想看 飞机 裸官 国家 布隆迪历史 莫桑比克 唐高宗 汉武帝 谣言 魏晋时期 纳粹历史 梦露 地形地貌 亚投行 安哥拉 陪葬 宪政国家 岳飞 美国军舰 李晔 巴拉圭历史
世界历史 > 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风云人物 > 粟裕与陈毅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粟裕与陈毅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时间:2015-09-14 | 文章来源:世界历史网 | 查看次数: | 收藏到:

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1958年被批“一贯反领导”“与陈毅的关系搞不好”,近年来,社会上对二人的关系有一些片面之词,曾任粟裕大将秘书的鞠开对此进行了澄清。

粟裕与陈毅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世界历史网

1、“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就对粟裕非常看重,1940年2月7日,陈毅写了一副对联,贴到粟裕的房门框上,把粟裕比成西晋时期的军事家羊叔子、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

日本投降后不久,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五大野战军,毛泽东指示:华东野战军在陈毅领导下,司令、政委由陈毅一人兼,战役指挥由粟裕副司令负责,毛泽东做出“陈毅管大局,粟裕管军事”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要利用陈、粟两人各自的优势。

陈毅的优势是:资格老,威望高,有权威。粟裕的优势是:军事上是强项,是会打仗的行家里手。

两人结合后的第一仗是宿北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69师两万一千多人,师长戴子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此后陈、粟二人通力合作,仗越打越好,“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种提法也越叫越响。

2、毛泽东摆平二人战略之争

一些人所说的陈毅与粟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战争年代二人观点的不同。

1946年6月,蒋介石向中原解放区大举围攻,毛泽东提出南线出击作战,陈毅对此竭诚拥护,粟裕则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粟裕的建议被陈毅拒绝,却得到了毛泽东重视。

7月25日,粟裕更提出将五旅东调至苏中参战,陈毅没有同意,相反要求粟裕率主力立即西移淮南,一个要“西移”,一个要“东调”,8月6日,毛泽东致电陈毅,提出:“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不论胜负),然后西调,各方则无话说。”

在这期间,粟裕在苏中连续打了几个胜仗,陈毅在淮北作战则不断受挫,8月13日,陈毅致电粟裕、谭震林:“宜就地开展局面,不必忙于西调……”两人的争论到此结束。

这些争论都是正常的,事实上,就在这之后,陈毅1947年对粟裕的高度赞扬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3次,而粟裕一直把陈毅看成是他的上级,对陈毅是钦佩的,他说,他长期在陈毅领导下工作,心情是舒畅的。

3、陈毅身不由己批粟裕

社会上存在着陈、粟二人关系不睦的传言,主要依据是1958年陈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批判了粟裕。

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中,粟裕受到错误的批判,陈毅在会议上首先开炮,说:“粟裕这个人,就一个字:阴。”陈毅甚至指责粟裕到苏联访问时与对方总参谋长的几句谈话为“到国外找根据”的“告洋状”。他后来也“帮”粟裕说了好话,在粟裕第9次检讨后说:“讲得很好。”并带头鼓掌表示通过。

第二天又在大会上说:“昨天他(粟裕)的检讨,我觉得很好……我个人表示欢迎。过去他在三野军事上贡献是很大的,这是不能抹杀的,战场指挥搞得好的,主要是打胜仗的……”其实,陈毅批判粟裕实在是“弓在弦上,不得不发”。

据粟裕秘书鞠开的回忆:“1958年,陈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是批判了粟裕,彭德怀找陈毅谈了话,不批不行啊!但陈毅还保了他,对粟裕在会上的检讨发言,还鼓掌欢迎表示通过,才结束了事。”

鞠开还说,到了晚年,陈毅还和粟裕做了儿女亲家(陈毅儿子陈晓鲁娶了粟裕女儿粟惠宁)呢,试想如果二人关系不好,又怎能这样呢?

本文发布于世界历史网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原文摘自于世界历史网:https://www.shijielishi.net/zhrmghg/renwu/814.html,注明网址来源;谢谢配合!

相关文章标签: 陈毅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