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网是一个记录世界国家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故事的网站!
我想看 陈寅恪 张作霖 杨杰 向忠发 真实历史 刘伯承 封建社会 五马分尸 建国初期 魏延 世界历史 李忱 地理气候 国家福利 南朝鲜 为国捐躯 清朝版图 芬兰历史 私卖盐 嘉靖皇帝
世界历史 > 亚洲 > 日本 > 热点评论 >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在中国是怎么失败的?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在中国是怎么失败的?

时间:2019-09-30 | 文章来源:世界历史网 | 查看次数: | 收藏到:

说到抗日战争,社会的主流媒体和民间舆论考虑的抗日战争主要都是基于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赢得是在太不容易,在无数血肉尸体的血泊中站起来,用尸山血海换来了胜利,给全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还原历史,当年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共两军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等等。

这两个角度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在看待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这么多年,我们明白了我们怎么取得了胜利。基本上也聊不出什么新鲜的话题。今天的本文,想换一个新的角度来讨论抗日战争,这个角度就是日本是怎么失败的?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在中国是怎么失败的?-世界历史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有一位学者讲了一句话:“日本人用一次一次的战术胜利,换来了一次战略上的失败。”今天我们绕到日本的背后,以日本的所思所想为着眼点来重新审视当年那场大战,对于今天的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启发。

1、二战中的日本与德国

二战期间,曾经有一个妄人甚至画出当时全球的战略路线地图,西边的德国从西往东打,先吞并欧洲,干掉埃及然后进军中东;东边的日本先吞并中国,干掉东南亚、印度,跟德国在中亚会师。然后联合干掉苏联,最后与南美国家合作打掉美国,两个国家平分地球。

当然这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进程,这根本不是地球人打仗,但是也侧面说出了二战时期这两个国家的野心勃勃。

其实真实历史中,即使希特勒这种战争狂人,他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抢夺资源,抢到资源以后他就巩固抢到的成果,希特勒最后的失败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巩固战果中出了问题。

从希特勒的整个进程上来看,他的所有动作都是慢慢试探前进的,他先吞并奥地利,西方人不管,他又试探性的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看着西方人又不管他才开始搞波兰。

在《第三帝国灭亡史》中希特勒一直在说这是我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但是这样的事情多了以后西方人就不信希特勒了,希特勒最巅峰的时候打趴了法国,逼法国投降,法国了就投降了,还成立了维希伪政府。

但是希特勒万万没想到,隔海相望的英国,有一个叫丘吉尔的胖子,死活不投降。英国当年甚至每四个小时就有一艘商船被德国炸掉,英国本土的粮食只够支撑英国一个星期了,英国还是不投降。丘吉尔还发表过全球知名的演讲,其中最振奋人心的就是那句:“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

坊间传闻,当时英国皇室都试探丘吉尔实图商量投降,但是丘吉尔意志坚决告诉皇室,如果皇室投降他就是加拿大组建流亡政府,从此宣布皇室是伪政府,是英国的罪人。

英国不投降,希特勒就慌了,他抢来的东西就没有合法性了,东西是不是自己的需要别人的承认,得不到英国的承认,希特勒浑身上下的不踏实。希特勒就天天在想,是谁在给英国撑腰,左看右看发现还有苏联。所以最后希特勒放弃打英国直接奔着苏联去了,这就给希特勒彻底断了后路,当时的德国虽然强,但是也惹不起苏联这样的国家,苏联直接教了希特勒做人,这就是希特勒的战略失败。

我们再看日本,发现日本在整个二战中,跟希特勒惊人的相似。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拿下东三省,从拿下东三省到进入全面抗战。日本满门心思就想让国民政府承认伪满洲国,但是国民政府就是不承认,虽然国民政府在战场上被日本按在地方摩擦,但是国民政府就是不投降,最后日本也是惹了一个自己惹不起的大胖子美国,美国直接一拳把日本打到在地,最后彻底失败。

这就相当于,一个街上的小流氓打一个老实人,按在地上打,边打边问:“服不服?说声服我就放了你。”老实人被打得满身是血,但是就是不服。不服日本就一直打,但是周围看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多,看不下去的吃瓜群众帮中国说话,日本人恼羞成怒打了吃瓜群众,结果这个吃瓜群众他惹不起,扭头一拳就把日本打回了老家。

2、走错路的日本

打开世界地图的版图,日本的战略地位其实是非常优质的。跟日本隔海相望的英国几乎跟日本有着一模一样的战略地位,但是英国却能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日本却成为了战败国,一直消沉到现在,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战略上的错误。

英国之所以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其实最大的原因是来自贸易而不是纯粹的战争。在整个欧亚大陆的殖民地中,英国其实跟亚洲国家打仗的规模并不大,打得都是欧洲来抢殖民地的国家。

英国是个海上帝国,有得天独厚的海上战略优势,可以建立大量的港口参加全世界的贸易。同时隔海相望欧洲大陆,一到海峡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都不会先打英国,但是欧洲大陆上只要一旦形成强权,他就可以过海协助弱国对抗强权,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你打不了我,但是我可以打你的位置。所以英国在一战二战中,一直在欧洲玩打地鼠的游戏,谁冒头就打谁。这也就是英国传承百年的大陆均衡策略。

但是同样是海洋国家的日本就不这么想,他认为英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个印度,资源丰富,有人口。那日本看着亚洲大陆,谁是他的印度了,东南亚是英国的殖民地肯定不能动,俄国国力那么强也惹不起,所以只能欺负几个穷哥们了,那朝鲜半岛和东三省成了日本的头号目标。那时候日本有一句宣言叫“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洲,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然而入驻东北,却成了日本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

错误之一在于日本入驻东三省以后,从单线作战变成了双线作战。往下要面临国民政府,往上要面临俄国军队。对于日本来说成为了一个腹背受敌的情况。而类似的情景在欧洲也发生过,德国在一战时期就是双线作战,一面对德国,一面对英法,德国需要做的是快速打趴下一遍然后全力迎战另外一遍,但是德国失败了。日本在面临同样的情况,也是需要快速结束跟中国人的战斗,这个事就困扰了日本几十年,因为在战争中只要遇到这样需要速战速决的形式,其实在战略上已经是落了下风。因为对于日本来说,不速战速决就面临战争失败,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事缓则圆。中国版土那么大,可以跟你慢慢耗。

错误之二在于日本在中国选择的扶持对象:张作霖。熟悉张作霖的人,应该知道张作霖虽然出身麻匪,但是张作霖的审时度势确实是非常有手腕的。在日本人扶持下,张作霖坐上的东北的第一把交椅,成了整个东三省最强大的军队掌握着东北的实权。但是当日本问张作霖索要东北资源的时候,张作霖把日本所有文件都只签了已阅。首先我不得罪日本人,我看了,但是我只是军人,我说了不算,这事情得找地方政府谈。光这件事就拖得日本无可奈何,日本人一时之间也拿张作霖没办法,但是又不能这样拖着,于是不得以只能暗杀张作霖,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

那么,从整个发展之路上来看,日本如果安心呆在海上,做海上贸易,像英国一样才大陆均衡策,那么日本极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海上强国。即使要靠战争来打出发展之路,他的选择对象如果是协同中国一起对抗俄国,到了今天也许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3、日本的生死时速

日本在占领东三省以后,一直没有停止跟中央签订协约的磋商,日本人的核心内容三点:

第一、国民政府承认伪满洲国,以及日本人在伪满洲国的合法权益。

第二、华北自治,也就是要在伪满洲国和国民政府之间弄一个战略缓冲地带。

第三、联合反共,当时的共并不是指我们共产党,而是苏联共产党。

在国民这边,蒋介石做的最英明的决定就是坚决不与日本签订条约,尤其是承认伪满洲国独立这件事情上,蒋介石就是不答应。

蒋介石在历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人,但是蒋介石在整个二战时期,从来都没有跟日本人投降过。蒋介石的军事态度基本上就是,确实我打不过你,但是你现在屁股下面地盘是我的,我现在打过不你,不代表以后打不过你,我早晚能把他要回来。

这时候日本也慌了,因为中华民族来自民间的民族意识,反共情绪正在一点一点积蓄起来,同时国民政府也大量建立军事和经济的基本建设,包括训练大量的德式军队,这时候蒋介石和希特勒的联系尤为亲密,从德国引进了大量的装备,号称到1938年要训练出60个德械师。时间成为了日本敌人,时间拖得越长对日本越不利。于是,就搞出了“七七事变”,逼迫中国全面开战。

当然在全面开战以后,中国是发生了非常多的悲剧。但是如果把角度放到日本来看,跟中国的全面开战虽然是一直在打胜仗,其实越打越难受。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方面其实是非常焦虑的,日本方担心跟中国全面开战以后苏联的态度,如果苏联发起进攻日本就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所以日本人在打与不打之间也是非常两难。这时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就说出那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三个月灭亡中国。”其实放到我们今天来看,杉山元也不是说三个月就要灭亡中国,应该是三个月要打中国打服气的意思。

如果要说杉山元说这句话是不是狂妄,其实就当时两国的国力而言杉山元并不狂妄。当时的日本跟中国的国民产值差距太大,就钢铁这一块来说,日本的年产值是580万吨而中国只有4万吨,在中华民国抗战后期即使是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一个月的也只发20发子弹,这种军队力量的悬殊整体就是一个降维打击,三个月不一定能灭亡中国,但是打服气是一定有可能的。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拿下了北平和天津,直接剑指山西。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山西在中国是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山西一旦失守日本就打开了三条南下的通道。

以国民党当时的军事实力,完全是毫无办法,这个时候国民政府出现了一位每一个中国都应该感谢的人,这个是黄埔系的军官也是蒋介石的老乡叫陈诚,陈诚非常受蒋介石的欣赏,为人也比较稳重,在国民政府中有小委员长的称号。陈诚提出了一个战略:我们不要北上迎敌,不去挡他们南下,我们把部队调到上海跟日本人打。这个就是淞沪会战的由来,这个战略无疑是英明的,英明在如果从北往南打日本军队的机械化部队远好于国民党的军队,中国的北方华北平原真好是日本机械化部队发挥的最好舞台,但是如果在上海打,就把日本的战略方向改变了,把原本的从北到南变成了从东往西,就算守不住上海可以一路往西退,沿着长江的水网地带退,机械化部队展开不了,对于国民军队的优势就越大。

淞沪会战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广告效应好,如果是在华北太行山里打,外国人看不见。而在上海打,上海有大量欧美各国的租界,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一打开窗户就能看见日本人的恶劣行径,为中国后来争取国际援助打下了基础。

当然淞沪会战是非常惨烈的,整个淞沪会战下来,国民党军队伤亡达到了20万人,日本军队阵亡4万人,达到了5:1的伤亡比例。

淞沪会战中,蒋介石政府可以说下了血本的,因为蒋介石是打内战出身的,虽然名义上的中央政府首脑,但是有些地方军阀不听他的。蒋介石也很两难,如果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队去打,那万一打没了蒋介石以后就没有军事力量镇压军阀了;如果不派自己的嫡系部队打,地方军阀又不会听蒋介石的号令让自己的部队去当炮灰。

好在淞沪会战中,蒋介石的决定还是很果断的,中央军嫡系部队、黄埔系军队全部开赴上海。不论是胡宗南的第一中央军这样的正规军,还是新组建的陈诚的十五集团军,甚至连宋子文的一支税警部队和中央军的教导队都全部压到了上海。蒋介石押上几乎全部家当,以死伤20万的人代价拖住了日本整整三个月。

淞沪会战的意义非常重大,虽然打输了,但是破灭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又把南京的战略物资和设备转移到了大后方还改变了日本的战略方向。对于整个抗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淞沪会战结束了,日本军队毫无疑问的完胜,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蒋介石政府还是没有投降也不接受和谈。这下日本军队就慌了,杉山元万万没想到一场基本上把国民政府老本都打没了的战争,打完蒋介石居然还说继续打。

我们说过日本的目的是让蒋介石政府承认伪满洲国归日本,但是蒋介石死活不承认。这下日本人就犯了愁了,如果接着打,中国的战略纵深那个大,背后有个苏联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两面受敌;如果不打了,淞沪会战四万军队白死了,日本在伪满洲国的统治还是没有合法性。所以日本其实是骑虎难下,没办法只能接着打,说不定再多打几下蒋介石就服了。

所以,我们纵观整个抗战中,日本军队很少吃败仗,打到后期,日本几乎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我们可能会说,中国何其惨烈,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日本,日本人也很难受,中国的半壁江山就好比一个烫手山芋,拿在手里烫手,因为敌占区的老百姓也不肯乖乖就范安心纳税再加上本来的总产值也不高,日本相当于花1万块钱来统治,但是只得到了1千块的利润,这个统治成本太高,多统治一天就多亏一天;又不能撤,一旦开始撤,中国的军队就会马上反扑,后面撤退的日本军队就会马上被中国军队打掉。

整个抗战史有个非常有趣的点就是日本人追着蒋介石和谈,但是蒋介石就一路逃跑根本没搭理日本。整个日本的军队就陷在中国,一脚踩进去就拔不出来了。所以我们后面以日本首先近卫文磨发的三次近卫声明,话是越说越软,条件是越来越宽松,其实就是在求蒋介石政府和谈。但是蒋介石完全没搭理近卫政府,首相近卫文磨在日本也受到舆论谴责最后引咎辞职。

就这样陷在中国战场的日本到后期连在军校教学的步枪都投放到了中国战场,但是就在中国这个打死不投降的持久战之下。日本耗光了开战前的大量外汇储备,据说还有几万吨黄金储备全部打光了。

在1939年以后,整个国际形势有发生了改变,英法被德国打得抱头鼠窜。日本军队回过头一算,跟中国打是彻底打亏了,因为英法跟德国正打得不可开交,根本就顾不了殖民地东南亚。以日本的战斗力,拿下东南亚易如反掌,东南亚的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又丰富,自己却跟中国在这做着没完没了的亏本买卖,日本又不甘心,所以南下了西南亚。但是现在的日本已经没有开战前那么强大的财力了,在美国购买的军事资源开始拖欠了,这时候美国方面就不肯了,原因很简单,你欠着我的钱去抢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肯定不能答应你。于是美国要求日本退回七七事变之前的状态,不然就对日本禁运。当时美国称:“如果日本不按要求退回,美国一滴石油都不会卖给日本。”这样的形势之下,日本虽然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是中国把日本拉入了一个战略绝境。

这个时候的日本只有一个选择了,就是跟美国放手一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珍珠港事件的原因。日本人当然知道打不过美国,但是日本也别无选择,只能逼美国人投降了还有一线机会,如果美国一旦禁运日本的海上军舰,机械化设备全部都会趴下,战斗力就直接回到跟中国同一水平,中国军队占据地利优势,日本中国战役赢面就会直接倒向中国军队。但是也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因为日本也是国民共同体的国家,日本政府在中国战场花了那么多钱,死了那么多人,说不打就不打了,日本的老百姓也不答应。想在中国继续薅羊毛,又越陷越深。所以不得不跟美国放手一搏,此后所发生的的日本惨剧,就不必多说了。

结语:

纵观整个中日战争,日本人几乎在中国的各个战场都取得了胜利,军队战斗力远超中国军队。中国的任何军队,几乎都没有跟日本一战之力。但是日本却越赢越被动,越打越进入困境,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败。

日本通过一个又一个战术胜利把自己拉入了一个巨大战略陷阱。日本的战略失败給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呢?战略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咬定它不放松并围绕战略目标配置各种资源,这就是战略能力。而战略低能就是每一步都只着眼当下,做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有人批评就沮丧,有人表扬就得意。在历史上,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几乎所有的失败都是战略失败。

本文发布于世界历史网的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原文摘自于世界历史网:https://www.shijielishi.net/riben/pinglun/2574.html,注明网址来源;谢谢配合!

相关文章标签: 中国 日本